为践行国家绿色发展理念,响应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号召,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近日,河海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太湖沿岸,在太湖流域水文水资源检测中心、华庄许仙港藻水分离站、梅梁湖泵站枢纽等地进行交流与实地调研,探究太湖流域水资源管理、蓝藻治理及生态保护情况,深入了解一线水文工作的开展现状,为推动太湖流域生态治理与水网建设贡献一份青春力量。
沧桑岁月藻染太湖,湖畔安澜无锡守护
太湖流域重点实验室及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成立于1992年,矗立于贡湖湾沿岸,主要职责涵盖太湖流域水文测报、水环境监测、水资源保护等,在太湖流域生态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水质分析科徐枫科长的带领下,实践团于监测中心学习水生态相关知识,了解水质检测技术手段。通过参观高新技术与设备,实践团成员对水文监测领域的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切身体会到智能智造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意义,在增强环保责任感的同时,加强了对自身专业的认同感。
防治藻害肩负重担,守护太湖青年共担
2007年无锡蓝藻水污染事件让社会各界认识到保护太湖生态的重要性,无锡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合力成立了众多护湖治藻的机构,其中华庄许仙港藻水分离站即是重点机构之一。
站内运行人员就分离站除藻机制,向实践团系统介绍了从打捞、沉淀到过滤、焚烧的整个除藻过程,以及深井打捞、加压沉藻等除藻技术原理及应用。
参观华庄许仙港藻水分离站,让实践团成员对蓝藻处理有了更深的认识;通过亲身体验捞藻除杂等工作,实践团成员们深刻感受到奋战在除藻一线工作者的不易。
创新引领新兴治理,智能探索治湖良方
实践团来到无锡市工业设计园创意园,与无锡市河湖治理和水资源管理中心办公室张铮惠主任进行了座谈交流。张主任就蓝藻打捞、湖底清淤、引流调水、河道治理、保护水源五个方面,向实践团介绍了无锡市水利部对太湖水网的具体整治措施。
通过本次座谈,实践团成员对无锡市太湖流域生态保护的整体规划及具体措施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深刻意识到,落实太湖治理与保护绝非一日之功。只有在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公民个体共同努力的基础之上,将保护水资源常态化,落实到人民群众生活的细节点滴中,才是最高效的保护措施。
水利工程造福湖畔,河海青年志立安澜
每逢雨季,太湖流域进入汛期,包括梅梁湖泵站枢纽在内的各个水利工程设施是太湖泄洪防涝的主力。
在都毅力所长的介绍下,实践团成员了解到,无锡市水资源配置时可实施三种方案,每种方案针对汛期水位涨幅、水体水质及调水需求都各有侧重,其中梅梁湖泵站枢纽是各个方案中的关键一环,对太湖流域泄洪防涝、水质净化、居民供水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离泵站不远处便是五里湖畔风景区,都所长带着实践团成员一齐前往,并一同见证五里湖“昔日藻潭,今日碧波荡漾”的显著治理成效。作为一名挺身一线治湖治藻的战士,面对再次清冽的湖水,都所长眼里闪着欣慰与期盼。
生生守护护湖清冽,声声宣传传入人心
为了解基层群众的环保意识与对太湖治理成效的切身体会,实践团深入群众生活,兵分三路前往梅梁湖风景区、南长街步行街和梅园,在景区公园及市井街头采访市民,并向其发放了“生生守护,护湖清冽”太湖环保宣传单与海报,鼓励市民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将爱水、节水、护水的号召融入到生活中去。
本次实践活动,让实践团成员们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和“十六字”治水方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同感。虽然实践活动仅为期十天,可这一经历不仅为每位成员提供了宝贵的历练平台,学习探索书本之外的知识;还给予成员们机遇,躬身参与治湖的工作之中,站在治湖一线体会除藻之艰难与责任之重大。
实践团成员们也将在未来的每一次实践中存远志,做实事,助力美丽中国安澜无恙,并牢记建设生态文明人人出力,青年挺膺,以共同构建全社会参与的生态环保新格局,努力唱响新时代人水和谐共生“太湖美”!